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好繪本】增進手足情深之繪本

新的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帶給父母們無限的喜悅及歡樂,可是對於家中的大寶而言,小寶寶的出現代表的是資源被分享、生活被打亂⋯⋯

小寶寶適應新的環境
需要特別的照顧及關愛
大寶在熟悉的環境中
也需要適應這個新來的小房客

因為大寶不懂  為什麼小寶寶一直哭?

因為大寶不懂  為什麼小寶寶什麼都不會?

因為大寶不懂  為什麼媽媽陪伴自己的時間變少了?

因為大寶不懂  為什麼跟小寶寶玩時動作要輕聲音要小?

因為大寶不懂  為什麼大家現在關心及在意的是小寶寶?

因為大寶不懂  為什麼他靠近小寶寶時大人那麼緊張?





手足之情是親情的一種,培養需要時間。童書世界裏有許多有關手足情深的繪本,幫助許多有需要的家庭。家中有大寶的父母們在懷孕時,除了準備小寶寶的物品,請記得準備幾本手足之情的繪本與大寶一起慢慢共讀。

1.準備期
推薦繪本《小寶寶要來了》
媽媽坐在大寶的前方,雙手溫柔握著大寶的小手,慎重且認真的與大寶分享懷孕的喜悦,大寶天真無邪望著媽媽,好美的畫面!這是英國繪本《小寶寶要來了》的封面。
媽媽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快當哥哥的大寶,對於這個未知的小寶寶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與擔心。在大寶的想像世界裏小寶寶是個麻煩的小傢伙,有趣的是在大寶擔心的過程中,媽媽卻是一派輕鬆優閒的坐在一旁吃著冰棒,與大寶的擔憂呈現兩極化的反應。這是約翰·柏寧罕繪本中常出現的反差性對比角色。《小寶寶要來了》比較特別的是擔心緊張的主角換成孩子,可見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真的對小寶寶的來臨很擔憂。

2.接受期
推薦繪本《我的弟弟跟你換》、《凱文的神奇禮物》
《我的弟弟跟你換》
大寶受不了一直流口水什麼都不會的小寶寶,某天媽媽不在時,大寶偷偷的把小寶寶換掉,沒想到換來的小寶寶一個比一個糟糕可怕,大寶實在是受不了,還好最後換回自己的小寶寶。大寶這才發現,自己的小寶寶最乖最可愛。
真實世界中大部分的大寶都想把小寶寶換掉或送走,這本繪本實踐及滿足了大寶的想像。但是經過比較之後大寶才明白自己的小寶寶有多可愛,也接受了這個愛留口水的小寶寶。

《凱文的神奇禮物》
媽媽要凱文照顧小寶寶,凱文討厭小寶寶,他想把小寶寶送走,想把小寶寶丟垃圾桶⋯⋯直到有一天小寶寶對著凱文笑,摸仿凱文的動作,凱文抱起小寶寶,小寶寶親了親凱文。那時,凱文覺得自己是個大哥哥,懷裏的小寶寶是如此依賴自己,愛自己,最後凱文覺得照顧弟弟是件美好的事。

小寶寶剛出生的前幾個月,動作發展及社會技巧較差,對大寶而言小寶寶不是玩伴也不好玩。慢慢小寶寶長大了會對大寶笑,跟大寶玩。大寶慢慢發現小寶寶對自己的愛是全心全意,這時,哥哥的角色本能被激發出來,大寶覺得自己很重要(自我價值感的產生)接受小寶寶的愛,也開始享受當哥哥的樂趣。

3.磨合期
推薦繪本《分享》
經過了堅難的接受期後,開始進入磨合期。大寶與小寶寶要在真實的相處生活中慢慢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互動模式,這很困難,不簡單。磨合期進行的時間很長,有些手足一輩子都停留在這個時期。

在《分享》故事中大寶不斷的被媽媽要求與小寶寶「一起」共享資源,在大寶分享的過程中書被揉爛了、拼圖被當成餅乾吃、娃娃也被弄得髒兮兮⋯⋯小寶寶想跟大寶一起玩一起吃,一起做許多許多的事。
繪本中的媽媽教了2個寶寶一個好方法,就是「一起」共享資源的概念。
大寶願意跟小寶寶一起分享他的心愛之物,因為不是給小寶寶也不是讓給小寶寶,大寶依舊是擁有物品的所有權,在學校我看過很多如此體貼的大寶。
《分享》的故事最後大寶與小寶寶找到共識,他們坐在床上,大寶對著小寶寶說:「媽媽進來抱抱我們,我們也抱抱她,我們一起分享媽媽好嗎?」

繪本以圖畫的方式詮釋孩子的日常生活,大寶在與媽媽共讀的過程中,對於故事的內容產生認同感,並同時整理自己內在的感受,為自己的情緒找到了一個出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