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孩子⋯⋯你的飯為什麼吃不完?】



用餐時間
太在乎孩子吃多少
會忘了吃飯是一件開心的事

量是數學單位
開心是情緒感受
吃飯重要不是量是感受

以前,好好煮飯是媽媽的工作,好好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現在,孩子吃飯變成大人的工作。即然是工作,順利完成工作是大人的目標。大人的計劃如下:

一.菜色要營養均衡,不能挑食什麼都要吃。
對孩子的影響:
1.學習錯亂
孩子對食物的偏好,來自家人對食物的偏好,只吃父母常吃的食物,不亂吃父母不吃的食物,是孩子保護自己的本能。所以要孩子吃父母不吃的食物,孩子會感到迷惑。

2.討厭吃飯
被迫的經驗,引發討厭的感覺

二.菜色最好剪小,切碎。孩子吃的時候不用撕咬咀嚼,可以加快用餐速度。
對孩子的影響:
1.口腔肌肉無力
孩子的口腔肌肉沒有機會確實發展

2.無法認識食物原貌
因為食物都被剪碎了。

3.缺乏美感
不同種類的細小食物混在一起,會失去食物原本所能呈現的美感。

4.自我認同感差
孩子認為自己是baby,只能吃baby的食物。

5.容易肥胖
少了咀嚼,孩子容易吃進過量的食物。

三.飯菜量要多,以免孩子餓著。
對孩子的影響:
1.缺乏完成一件事的經驗
碗裡的食物永遠吃不完,孩子吃飯少了「吃完」的經驗,也少了成就感。

2.容易肥胖
成人以順利完成工作為導向,容易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孩子容易吃進過量的食物。

3.討厭吃飯
永遠吃不完的飯,代表孩子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缺乏喜歡的心情,只有討厭的情緒。

四.大人餵食可加快孩子用餐速度,又能避免環境髒亂。
對孩子的影響:
1.肌肉無力
孩子用餐時自己拿餐具進食的機會沒有,肩膀、手臂、手腕、手指的肌肉沒有機會發展穩定與協調。

2.自我認同感差
大人不相信孩子自己進食的能力,間接的孩子也不相信自己有拿餐具進食的能力。

3.消化不良
大人餵食速度過快,孩子無法充分咀嚼食物,可能造成消化不良或是脹氣。

4.失去進食的樂趣
能自己決定先吃什麼食物,能自己決定進食的速度,是一種內在心智發展。在被餵食的過程中,心智發展不存在。被餵的孩子雙眼空洞,無神。無法體驗菜餚的美味與進食的樂趣。

5.飲食習慣差
為了轉移孩子注意力,能快速順利餵食,大人在進行餵食時,給孩子看卡通滑手機。使用電子產品能麻痹孩子的感覺,使孩子願意張開嘴巴,乖乖吃飯。久而久之,吃飯變成條件交換;吃飯變成進入另一個虛幻,有卡通有電玩世界的橋樑。(這個方法很有效,孩子不在乎自己吃進什麼食物,也不介意有沒有吃過量)

6.討厭吃飯
大人想快點完成工作的態度,會造成餵食速度過快,動作可能粗魯。所以,孩子對用餐的經驗不好,討厭吃飯。


18世紀法國美食家薩瓦蘭說:
「造物主讓人類依靠吃來生存
賜予人類進食的欲望
並以吃獲得快樂作為獎勵。」



有嗎?我們的孩子有以吃獲得快樂嗎?

自從,自己吃飯變成大人的工作,孩子面對一碗碗超量、食物被剪碎、湯匙被大人搶走的美味佳餚,有多少孩子能體驗食物的美?能在餐桌上感受到用餐的快樂?

—相關文章—
#寶寶斷奶的敏感期
https://www.facebook.com/lovemonchouchou/posts/1558732011030479: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