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在孩子面前換衣服,你會害羞嗎?】


小學三年級的妹妹有次從同學家回來後,神祕兮兮的對我說:「我的同學今天告訴我,她和她的媽媽一起洗澡時,她媽媽每次都是穿著內褲和內衣和她一起洗。」好奇的我問:「為什麼她媽媽洗澡時要穿著內衣褲?這要怎麼洗?」妹妹:「我也不知道?」
同是小學生的我們討論了很久,最後推論的結果是,她的媽媽應該很保守!
與孩子工作的這些年,常有媽媽臉色慌張輕輕的問:「最近我在換衣服的時候,發現我兒子會停止玩玩具,然後一直盯著我的身體看。這樣好嗎?會不會對他有不好的影響?我是不是應該去他看不到的地方換衣服?」或是:「我的女兒可以跟她的爸爸一起洗澡到幾歲?」
⋯⋯⋯⋯⋯⋯⋯⋯⋯⋯⋯⋯⋯⋯⋯⋯⋯⋯⋯
我們的學校學習生活,性教育課程使我們理解自己身體的構成,我們也學會不能隨意祼露自己身體的道理。
但是,關於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這件事;如何處理孩子對父母身體好奇的這條隱形界線,學校課本沒有教。
所以當孩子盯著父母的身體看時,父母會開始意識自己的身體被注意。隨著孩子的目光四處遊走,父母會慢慢出現自在與不自在的感覺,也會有許多的疑惑。可能開始思考與擔心,不知道孩子是如何看待這個曾經孕育過他的身體。
嬰幼兒時期,母親溫暖有奶香的身體是食物與安全感的來源。
裸露的母體是孩子每日的生活風景之一,孩子早已習慣這樣的身體。
但是隨著孩子的認知能力增長,年紀增加,他們會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有興趣,對別的孩子的身體感興趣,對父母的身體有興趣。
孩子想了解自己與異性的不同,外在的衣著髮型是思索的缐索,衣服下的身體也是。
意識男女外在差異後,孩子觀察的態度和興趣仍在,他們需要更豐富的資料,成為辨識異性的基礎,最後自我圖像才算完整。
家有姊弟的父母最有感覺,媽媽在幫弟弟換尿布時,姊姊會對弟弟的生殖器很有興趣,他們會問這是什麼甚至出手去摸。
性與身體,可以分開健健康康的談,也能混在一起羞愧的不知如何是好,成為生活中不能觸碰的禁忌。
孩子在被教化過程中所接受的傳統、習俗、文化、知識、經驗與觀念,將影響孩子認識自己和對周遭世界的理解。
有經驗的媽媽了解,當孩子盯著自己的身體看時,媽媽的反應若是很自在,孩子並不太會繼續將注意力放在成人裸露的身體上。
相反的,當孩子盯著你的身體看時,若你的反應是扭扭捏捏,東躲西藏,或是說些負面的語言。反而會混淆孩子的認知,影響孩子學習健康正常的看待自己的身體。
很在意被注目,無法放輕鬆的父母,請別焦慮。因為,每個人成長的背景皆不相似,看待自己身體,如何與自己身體相處的態度與觀念本就不一樣,這與是不是一個好父母無關。
所以當你在換衣時,感覺很不自在請別勉強自己,請在孩子看不見的空間換衣服。
再次提醒,這與是不是一個好父母無關。除了你的身體,孩子還有其它的訊息去理解這些知識。
在這個過程中影響孩子最大的部分,不是一定要讓孩子看你的祼體。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情緒、態度與觀念。
一·情緒具有傳染性
發現自己的裸體被孩子注視時,請別激動羞愧或是大呼小叫。請練習用平靜的情緒,去面對孩子對身體的好奇。
二.態度具有模倣力
發現自己的裸體被孩子注視時,請不要遮遮掩掩,口出惡言。請練習從容的態度,去解釋孩子對身體的疑問(有時,不需要解釋,因為孩子根本不會提問)
三.觀念具有影響力
發現自己的裸體被孩子注視時,別對孩子說你好色⋯⋯⋯等等負面的語言。請練習用正確的態度,去教導孩子對身體的知識。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
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
孩子也會這樣看待自己的身體
現在想想,小學時,那位穿著內衣褲與女兒一起洗澡的媽媽,可能對於如何看待自己身體的知識是匱乏的。
她不了解自己的身體有多美,所以對於祼體展現身體在女兒面前是羞愧與不安。結果,反而使我們這群小學生感到困惑與不解。
這是身體認知與性知識產生混淆的一種表象嗎?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說:「人人都把自己視野的極限當成世界的極限。」
你祼露的身體不是孩子世界的極限,正確的態度、觀念與情緒能將孩子小小視野闊大到無限。


圖片:李石樵《大樹下》,19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