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8日 星期一

【與兒童相處的關係美學二】遇見不懂禮貌的成年人



的一位好友,個性敏感且做事認真。在她的成長過程有2位成年人,每次看見她就會說些很無聊的話逗她氣她。這些話有些不是事實,她很討厭這些成年人尖酸的語言,所以她會很生氣的反撃,在那個年代她的反擊也代表不禮貌(跟現在一樣)。

她告訴我只要這2個成年人出現後,她不是被媽媽罵就是被媽媽打。現正她已經30了,但是她永遠也忘不了童年時期破壞她平靜生活,無中生有亂造口舌的那2個成年人。

就算30年過去了,這些成年人並未消失,他們很熱心可能也很喜歡小孩。他們常出現在孩子的四週,他們注意孩子也關心孩子,所以孩子常常會遇到他們。
這些成年人,他們不太懂孩子的發展,他們不太懂孩子發展有其階段性的困難,他們不太懂使用正確的語言與孩子說話,而且他們好像看不到孩子的優點。所以每次這些成年人與孩子相遇時,他們常不客氣的對孩子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久而久之孩子看見他們出現,會開始有戒心,必要時也武裝自己。
孩子在沒有任何原因與理由的情況下,莫名的接收到這些成年人的批評與嘲笑。敏感性高防禦性強的孩子,反擊是他們的本能。
他們會生氣的撥開對方無聊的雙手或是大叫,這時,這些成年人可能還覺得很好玩,繼續講一些不好聽的話逗著孩子。之後在孩子真正翻臉後,他們可能腦羞成怒對著媽媽指著孩子說,妳們家的小孩很沒有禮貌,怎麼可以對長輩大呼小叫。
媽媽愣了一下還分不清發生什麼事,但是基於禮貌媽媽開始要求孩子道歉。孩子說:「我不要!」最後,這些把無聊當有趣的成年人在將場面弄的很難看後,默默的生氣走掉。只留下氣呼呼的孩子和徬徨無助的媽媽。
⋯⋯⋯⋯⋯⋯⋯⋯⋯⋯⋯⋯⋯⋯⋯⋯⋯⋯⋯⋯⋯⋯⋯⋯⋯⋯⋯⋯⋯⋯⋯⋯⋯⋯

 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以禮為本質,在互重互敬的基礎上,產生某種形式上不逾矩的距離美感,此種距離美感是維持彼此情感的最佳方式。
當一個人與另一個人見面寒暄時只批評、嘲笑,在關係的形式上他已逾矩太多太多了。少了「禮貌」的存在,這種關係已毫無美感可言。
我們可以稱這樣的成年人沒有禮貌,不懂禮貌。
有媽媽問:「遇到這些沒有禮貌的成年人時,基於禮貌,需要請孩子向他們道歉嗎?」
若禮貌已深藏內化在我們的精神之中,面對無禮的人,我們的意識也無法無禮,只會更以禮相待。但是首先我們應該先同理孩子的情緒,安慰孩子,最後再糾正孩子沒有禮貌的部分,指導孩子如何以禮待人。
1.同理孩子的情緒
父母可以這樣說:「阿伯說的那些不乖的事情你現在並没有做,阿伯這樣說你,你是不是很難過很生氣?」
2.安慰孩子
給孩子一些時間説出自己的感覺,之後再抱抱孩子安慰孩子。
3.糾正孩子沒有禮貌的行為
告訴孩子:「阿伯說的事情雖然不是真的,但是阿伯是長輩,對長輩要有禮貌。你可以生氣但是你不可以大叫、不可以拍桌子更不可以打人。現正你要先跟阿伯說對不起,然後你要練習對阿伯說:「阿伯您好,請你不要這樣說我,我不喜歡,而且我現在並没有不乖!」」
但是,如果,這些沒有禮貌的成年人敏感性差,沒有意識到他的態度已經失禮且造成別人的不愉快,還繼續與孩子爭辨。父母就站出來吧!
站出來,不是為了爭辯不是為了替孩子出一口氣。請試著以禮相待這個缺乏禮貌的成年人,在你以「禮」感化這位成年人的同時,同時「禮」也正在教化我們的孩子。
請用有禮的口氣說:「阿伯,孩子現在每天都很努力的做一個好孩子喔!如果您看見他的時候可以多說一些鼓勵他的話,那麼他一定可以進步的更快,謝謝您!」
臺灣作家羅蘭女士曾說:「尊重別人並不是圓滑,而是一個人應有的禮貌和謙虛的表現。」

😊相關文章
與兒童相處的關係美學一 遇見不懂禮貌的孩子 https://goo.gl/ByoY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