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3日 星期三

【東京咖啡館】籃瓶咖啡 琥珀咖啡 丸山咖啡 椿屋咖啡

出了東京車站

經過一保堂專賣店

巨大摩登的高樓建築被擠在二側

東京難得一見的空闊藍天就在這裏


你會先被échiré糕點專賣店的奶油香吸引

雙手被慾望的魔鬼控制

不由自主的推開大門

失去理性付了錢買了瑪德蓮和費南雪




可頌呢?

為什麼不買可頌?

因為賣完了



再外帶一杯熱茶或咖啡

往籃天的方向前進

在樹下的長椅享受簡單的茶點和東京的天空


長椅的斜前方是三菱一號美術館

遇見喜歡的展覽可以進去參觀(大家今年暑假有去拜訪阿欽伯嗎?)


東京隨處可見的咖啡館是椿屋

椿屋的咖啡香、室內設計擺飾、器皿和服裝

停留在20世紀初的大正時期

令人懷念


銀座小巷內琥珀咖啡的法蘭絨手沖咖啡

世田谷區丸山咖啡的法式濾壓壺咖啡

是咖啡愛好者必訪的咖啡店




剛被雀巢收購許多股份的籃瓶咖啡

咖啡普普⋯⋯甜滋滋的脆口鬆餅卻不錯吃

為了趕流行,可以去看看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被拒絕的孩子】


週六料理課,一個5歲的孩子打翻自己剛剛搾好的柳橙汁。他拿了抹布將料理台擦拭乾淨,然後走到我旁邊:「我的柳橙汁沒有了,怎麼辨?」
我對他說:「對,沒有了,因為你打翻了!」他的表情瞬間變的很落寞⋯⋯

然後,我提供一個建議,建議他去和其他尙未搾汁的小朋友協調,請求他們每人給他一個柳丁。

這個落寞的孩子很有勇氣,他走過去問了排隊等待榨汁的孩子:「可以給我一個柳丁嗎?」他連續問了三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握緊自已的㧕丁,或搖頭或直接對他說不可以。他連續被三位同學拒絕!孩子走回來:「他們都說不要!」

故事到這裡,看見孩子連續被拒絕,你是不是開始感到心痛?

如果你在現場,會不會走向手握㧕丁拒絕你孩子的小朋友,開始曉以大義,希望他們分一個柳丁給你的孩子?

常常有媽媽和我分享,孩子在外被其他小朋友拒絕的那一刻,媽媽的心,有多痛。有時媽媽會換個說法,她們將這樣的心情投射在孩子身上,告訴我,被拒絕的當下,孩子的心都碎了!

在學校工作,我們的小小孩與同學互動密切,所以每天這些孩子都會被其他同學拒絕好幾次。最初這些小小孩可能生氣、失望,慢慢地經驗多了,他們能平靜的接受同學拒絕的言語,也會拒絕同學,不會勉強自己去迎合同學。這些孩子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心變得越來越強壯。

孩子們學習認識世界,學習人際互動;被接受,被拒絕,是正常社會常常出現的正常行為。

媽媽問:「我可以介入這個過程,不使我的孩子傷心嗎?」

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我回想起我的少女時代;某天,我接到一位男同學媽媽的電話。她的語氣謙卑,告訴我她兒子被我拒絕後有多傷心,她苦口婆心的求我接受她兒子的愛。當下,我覺得莫名其妙,我早已拒絕這個男孩的邀約,也從未單獨相處。我,很清楚表明我的態度。男同學的媽媽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傷心,所以介入。

未成年的我不懂這位媽媽的心,但慶幸自己拒絕這位還需要媽媽的大男孩 
我的角色從未扮演過媽媽,因此很難站在媽媽的位置上,去感覺媽媽隱藏在堅強後面的脆弱心情。

媽媽們一起工作的這些年,我學習很多,漸漸也能理解許多事情並非我想像的簡單。媽媽不懂孩子努力練習與不完美的世界相處時,遇到挫折是常態。孩子真的不需要媽媽站出來,幫他追求幸福,他們比媽媽想像的更堅強,耐挫力更高。他們痛的短暫,修復時間超乎想像的快。

媽媽的工作是,陪伴孩子恢復元氣後,再鼓勵孩子面對挑戰。
孩子的心,沒有媽媽想像的脆弱!


Banksy 《Bomb Hugger》2003
拍攝於Moco museu

【蒙特梭利理論相關繪本】野男孩


幾個月前曾讀這本繪本給小學生聽。繪本的第一頁寫著:
從前,法國南部一座森林裡,住著一個男孩。
這位孩子全身赤裸,一個人住,沒有父母,沒有朋友。他不知道什麼是父母,不知道什麼是衣服,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人」⋯⋯⋯
這些生動的文字描述,深深吸引小學生們想知道這個男孩發生了什麼事?
小學生們專注安靜神情迫切的聽我讀這本書。
他們都想知道,野男孩學會有禮貌、知道分辨冷熱與學會說話了嗎?
上個月在「生命重要的前三年」這場講座上,我再一次的介紹這本繪本給在場的家長們。
因為《野男孩》這個發生在19世紀的真實故事,同樣吸引年輕的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的興趣;甚至影響她的思想,特別是之後成為0~3歳幼兒教育基礎理論的研究。
熟悉蒙特梭利教學法的我們都了解,孩子來到這世界的最初三年,各方面的發展是以飛快驚人的速度進行著!
這三年孩子除了有特別的心智能力,更擁有許多發展的「敏感期」。
如果錯過「敏感期」,之後孩子必須花費好幾倍的力氣與好幾倍的時間去重新學習,他原本輕鬆就能學會的所有一切。
《野男孩》這個真實的故事印證了「敏感期」與「吸收性心智」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有多重要!
同時,野男孩的出現,改變了伊塔醫師專業的價值觀與認知。
伊塔醫師的研究,指引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看見不一樣的孩子。
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的教學理念,提醒世界各地熱愛幼兒教育的我們,學習該如何預備好自己與環境,去協助孩子發展所需。
《野男孩》作者莫迪凱·葛斯坦說: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西元1800年1月8日
有一個像野人的男孩
在法國南部阿貝倫森林
被人發現
同年8月6日
他抵達巴黎接受檢查
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聲稱
他是一個無法治好的低能兒
唯獨26歲的伊塔醫生
認為男孩野獸般的行為
和語言上的障礙
是由於他在寂靜的森林裡獨居太久
在伊塔協助教導的六年中
男孩展現驚人的進步
但他最後仍然無法學會說話

伊塔醫師寫的兩份實驗報告
描述治療男孩的過程
在全球各地引起廣大的重視與回響

伊塔發明的教學方法
被現代特殊教育大量採用
瑪麗亞·蒙特梭利
也是以他的實驗報告為基礎
發展出蒙特梭利教學法」

結語:
這是一個非常悲傷的真實故事,還好最後野男孩得到很好的照顧與足夠的愛。

【自由與紀律】


自由是:
在這個房間的任何角落
你可以盡情的塗鴉



但自由也不完全自由


孩子,當你塗鴉的線條
超過房內與房外中間這條界線時

我們有責任提醒你:請回到房間

然後你可以繼續自由的塗鴉


孩子,你不想理會我們的提醒
只想在房間外塗鴉也可以

我們會立刻收走你的畫筆
你或許會生氣會大哭
我們理解這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請盡情的哭
想用力的生氣

孩子
你是我們最沈重與甜美的責任
我們愛你
所以每一次你大意的超出界缐時
清楚的紀律會即刻出現
引領你回到甜美的道路上

孩子,你會慢慢了解自由之中的紀律
是如何在平淡生活中運作

結語:
對於孩子各種行為上言語上的逾矩,請不要忽視或接受。

孩子不懂,因為他們是孩子。
大人不教,是失職!
拍攝於-Stedelijk Museum Amsterdam

【長輩的愛】

長輩對孩子的愛是寵愛
寵愛,一種任性不負責任的愛
像湛湛的藍看不透

如潺潺流動的湖水護著孩子
長輩對孩子的愛
使父母感到緊張
長輩對孩子的愛
平衡了他們對於孤獨與衰老的恐懼
長輩對孩子的愛
父母無法控制
但待孩子回到你身邊時
理性的愛將穏住那飄忽不定的心
孩子還是你的孩子



拍攝於:British Winderm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