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提出敏感期是荷蘭生物學家佛里(Hugo de Vries)
他觀察發現蝴蝶將卵產在樹枝交叉處
剛孵化的毛毛蟲對光有一種特別的敏感性
會慢慢蠕動身體爬到樹梢
啃食最嫩的綠葉
當毛毛蟲長大消化器官可以消化較粗的葉子時
對光的敏感度也消失了
蒙特梭利博士觀察發現孩子
在某些階段的學習模式類似佛里所提出的敏感期
在那段時間孩子內在有一種特別的慾望
他們熱愛某種學習並且學的又快又好
但是如果錯過敏感期
孩子內在的動力及慾望會消失
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重新學習
並且學得又慢又費力
斷奶的敏感期發生在寶寶5~6個月左右
寶寶準備長牙開始流口水
口水中的唾液也開始分泌澱粉酵素
透過咀嚼幫助食物分解
使得消化器官能更輕鬆的工作
斷奶敏感期有一個很大的特徵是
寶寶會被食物及家人吃東西的畫面所吸引
他們將還不穩的身體往前傾試著抓取食物
放進自己的嘴巴裏
https://www.facebook.com/lovemonchouchou |
寶寶的身體已經準備好要嘗嘗各種美味的食物
他的小嘴想要吸吮現榨的蔬果汁
不靈巧的舌頭笨拙將蔬果泥往口腔深處堆動
寶寶的小手不協調的握緊一片片蘋果芭樂
一朵朵的水煮花椰菜
在沒有牙齒的牙床上滑過來滑過去
嘴巴裏的各個小肌肉動個不停好忙好開心喔
寶寶想原來長大的滋味是如此美味
這時期寶寶有意識的動作控制能力已到腰、臀部或大腿
他們可以在軟抱枕的協助下坐一段時間
雙手亦發展出有意識的抓握能力
在用餐區放斷奶桌椅
寶寶在有支撐的軟抱枕上可以坐的很好
桌子舖上繡有餐具輪廓的純棉桌布
放上瓷碗、不鏽鋼湯匙、小小的玻璃柸、水壺、手帕、美麗的花
別忘了另外準備一個瓷碗及湯匙給媽媽
我們小小美食家自已進食的速度
比不上對食物的渴望
需要媽媽坐在他的斜前方
當他需要時一小口一小口的鍡他
吃飽了離開用餐區洗洗手、擦擦臉換上乾淨的衣服
寶寶因為身心靈獲得平衡得到滿足而笑的好開心
用餐區變成寶寶最愛的地方
5、6個月吃蔬果泥、米糊
7、8個月啃水煮花椰菜、秋葵、蘋果和芭樂
9~12個月吃白飯練習用新冒出來的2顆小門牙啃玉米
寶寶一歲了!
寶寶喜歡吃願意吃
期待用餐時間享受自己吃飯的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